《敦煌女儿》是上海沪剧院,敦煌研究院,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新文化影视公司联合制作的一部大型沪剧,由滕俊杰导演,茅善玉担任演员,日前公布了一则预告片。这部影片是根据原版舞台戏剧《敦煌女儿》改编而成,以影片的韵律与镜头表现手法,讲述了樊锦诗等一代又一代文人在保护敦煌文化、用自己的一生致力于将敦煌文明传播到全世界的历史。
本片以“莫高精神”演绎“沪剧精神”,用原创的手法书写了上海文化发展的新的一页,为上海文化发展奏出了一曲新的时代赞美诗。上海戏剧《敦煌女儿》将于8月8号在国内首演。
在首映预告片中,茅善玉樊锦诗打着手电筒,将莫高窟照得一片通明,然后被洞中静坐的大佛所感动,热血沸腾地与敦煌守护者常书鸿(凌月刚)来了个“三击掌”,以示对敦煌的维护之心。樊锦诗立下誓言,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自己的儿子,她与丈夫在不同的地方生活了十九年,她孤身一人,顶着风沙,顶着漫天的黑夜,顶着沙漠,顶着黑漆漆的山洞,为敦煌文物的保存和保存做着工作。时过境迁,年过花甲的樊锦诗面对经济浪潮,在旅游发展和文化保存之间寻找一条“中间道路”,并提出“莫高窟数码陈列馆”的设想,为敦煌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电影中,樊锦诗从满头黑发到华发,用自己的行动向观众传递着“固守沙漠、不畏艰险、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莫高精神”。
以樊锦诗为首的莫高窟人,也以其顽强的意志,为敦煌敦煌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敦煌研究院原院长常书鸿,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敦煌石窟图录》,受到了极大的感动,于是决定回国,开始敦煌美术的研究,当时他已是巴黎著名的画家;“大漠隐士”段文杰,在沙漠里扎根六十年,自1946年起,以抢救的方式恢复和复制敦煌壁画,在他的工作中,复制了360余幅敦煌壁画,并完成了莫高窟的完整数字,创造了一个没有被打破的纪录;彭金章和他的妻子樊锦诗在异国他乡生活了数年,最终放弃了武汉大学的考古系,在事业最鼎盛的时候,在敦煌白手起家,七年内,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北山洞的六次考古,将北山洞的文化瑰宝重新挖掘出来。
影片以樊锦诗的故事为主,讲述了一群知识份子,不畏艰辛,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讲述了他们为了敦煌而奋斗的故事,他们的坚持,让“敦煌之于中国,敦煌学之于外国”的故事,让敦煌学之于中国,敦煌之于国际。
《敦煌女儿》,是茅善玉和他的团队,经过十年的精心创作,是一部写实的戏剧,它以一个新的角色,以一个新的角色,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新的上海戏剧的美学。而《敦煌女儿》,则是对舞台剧本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努力与影片的语言节拍、镜头表现相吻合,经过了这么多年,才在今天与大家重逢。这部影片先后获得了第三十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戏剧片”、“2022中美国际电影节”的“最佳戏剧片”、“第5届中国戏剧片”等多个奖项。
为更好地再现樊锦诗在敦煌的踪迹,茅善玉在这些年里多次到敦煌去做了几次见面会。“直到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当我第一次来到敦煌的时候,我被吓了一跳。穿越茫茫戈壁滩,莫高窟奇迹般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虽然墙壁上有黑色的痕迹,但上面的壁画,却让人叹为观止,说明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如今,它也成为了世界的一部分。”也正因为这种亲身经历,茅善玉对于樊锦诗在敦煌的人生感受更加深切,才能写出如此动人的作品。此外,剧组还克服了气候、环境等诸多不利条件,进入了沙漠,前往了敦煌研究院,三危山,九重楼,石窟等地,以最大限度地再现了莫高窟的美丽,以及一代代敦煌人对敦煌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