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研讨会于北京召开:专家盛赞此片感人至深且独具创新

11月28日,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的组织下,电影《我本是高山》专家观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上,专家们对影片进行了多方面的评析,包括人物描写、主题立意、艺术手法、叙事方式以及观众接受等,充分肯定了主创对张桂梅形象的生动塑造,赞赏了影片对于英模人物题材样式的创新,并探讨了为电影的创新表达提供更好舆论环境的问题。
与会的专家和评论员纷纷表示,《我本是高山》是一部感人至深且具有创新性的英模题材电影。该电影在纪实性与诗意化表达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研究员表示,这部电影成功地塑造了坚韧顽强的张桂梅校长形象,让观众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云南大山女孩的命运。此外,电影通过人物的行为叙述展现了奋进中的中国形象,这种形象的展现真实、可信、可亲且可爱。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还表示,电影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仁者无敌”的女教育家形象,并通过加入人物前史的方式,让整个人物更加饱满和厚重。电影的主题积极向上且充满女性关怀,讲述了一个女孩通过考试改变三代人命运的故事,这恰恰是张桂梅精神的核心表达。
《我本是高山》研讨会于北京召开:专家盛赞此片感人至深且独具创新
同时,尹鸿教授认为,电影成功地将纪实性与诗意化表达相结合,这是一种对电影创作的创新和探索。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总结发言时指出,《我本是高山》是一部在典型人物主旋律题材影片中比较好的尝试和创新。与传统英模人物塑造手法不同的是,该影片找到了人物的真实支点。张丕民部长表示,我们应该对这种类型的影片给予支持和鼓舞,让创作者充满勇气和底气地拥抱现实,拍摄出大众喜爱的电影。
这次的研讨会不仅仅是关于《我本是高山》这部影片的讨论,更是关于如何拍摄好这一类型的中国电影,以及如何获得大众认可和国际影响力的探讨。通过对影片的充分评析与探讨,专家和评论员们为中国电影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思路。电影《我本是高山》因其深入人心的故事和创新的表达方式而受到了肯定和赞赏,相信随着中国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类似这样的优秀作品也会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作者: 三秒电影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